紫云英(學名:Astragalus sinicus L.)是豆科,黃耆屬二年生草本植物,匍匐多分枝,高可達30厘米,奇數羽狀復葉,葉柄較葉軸短;托葉離生,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,先端鈍圓或微凹,基部寬楔形,上面近無毛,下面散生白色柔毛,總狀花序,有花呈傘形;總花梗腋生,苞片三角狀卵形,花梗短;花萼鐘狀,萼齒披針形,花冠紫紅色或橙黃色,旗瓣倒卵形,瓣片長圓形,莢果線狀長圓形,種子腎形,栗褐色,2-6月開花,3-7月結果。
曬種浸種:播種前應選擇晴天的中午,綠肥種子攤曬4—5小時,曬種后加入一定量的細砂擦種子,將種子表皮上蠟質擦掉,以提高種子吸水度和發芽率。然后,用5%的鹽水選種,清除病粒和空秕粒。將選出的種子放入腐熟稀人尿中浸種8小時,或放入0.1-0.2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浸種10小時,撈出晾干,用鈣鎂磷肥拌種后即可播種。
適時適量播種:紫云英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種。播種過早,稻肥共生期過長,幼苗瘦弱。播種過遲,則易受凍害,越冬苗不足。一般畝用種1.5-2公斤,播種時一定要按田定量,分畦勻播,落子均勻。
防凍防草,保苗促苗:晚稻收獲時,要嚴防爛田割稻。晚稻收獲后,可將稻草直接覆蓋在紫云英上保濕保暖,以促進幼苗生長及其分枝的形成和發育。防治雜草是爭取全苗、足苗的關鍵措施,在二葉一心期畝用高效蓋草能一包加水40-50公斤噴霧。
開好三溝促壯苗:紫云英在生長期間既怕澇又怕旱。出苗時,浸水易造成爛芽缺苗;越冬時,多水或干旱均影響根系生長甚至死亡;春季旺長時,積水會造成黃苗,生長不良。如遇嚴重干旱,要及時灌“跑馬水”。因此,在田間管理中,一定要開好橫溝、縱溝、以及田邊的圍溝,達到溝溝相通,排灌自如。做到未雨先防,雨過田面不積水,以利全苗、壯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