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閱讀

紫花苜蓿原名:紫苜蓿,又名:苜蓿,(拼音:mù xu ),拉丁文名:Medicago sativa 薔薇目、豆科、苜蓿屬多年生草本, 根粗壯,深入土層,根頸發達。莖直立、叢生以至平臥,四棱形,無毛或微被柔毛,枝葉茂盛。全國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狀態。生于田邊、路旁、曠野、草原、河岸及溝谷等地。歐亞大陸和世界各國廣泛種植為飼料與牧草。
紫花苜蓿種子細小,幼芽細弱,頂土力差,整地必須精細,要求地面平整,土塊細碎,無雜草,墑情好。紫花苜蓿根系發達,入土深,對播種地要深翻,才能使根部充分發育。紫花苜蓿生長年限長,年刈割利用次數多,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亦多。據報道,紫花苜蓿每畝每年吸收的養分,氮為13.3千克,磷4.3千克,鉀16.7千克。氮和磷比小麥多1~2倍,鉀多3倍。用作播種紫花苜蓿的土地,要于上年前作收獲后,即進行淺耕滅茬,再深翻,冬春季節作好耙耱、鎮壓蓄水保墑工作。水澆地要灌足冬水,播種前,再行淺耕或耙耘整地,結合深翻或播種前淺耕,每畝施有機肥1500~2500千克,過磷酸鈣20~30千克為底肥。對土壤肥力低下的,播種時再施入硝酸銨等速效氮肥,促進幼苗生長。每次刈割后要進行追肥,每畝需過磷酸鈣10~20千克或磷二氨4~6千克。
1.種子 | 播種前要曬種2~3天 |
2.接種 | 在從未種過苜蓿的土地播種 |
3.播種量 | 每畝播種子6.5~8公斤 |
4.播種期 | 因甘肅各地氣候不同,可分為三種情況 |
5.播種深度 | 視土壤墑情和質地而定 |
6.播種方法 | 紫花苜蓿常用播種方法有條播、撒播和穴播三 |
田間管理
1.播種后,出苗前,如遇雨土壤板結,要及時除板結層,以利出苗。
2.苗期生長十分緩慢,易受雜草危害,要中耕除草1~2次。
3.播種當年,在生長季結束前,刈割利用一次,植株高度達不到利用程度時,要留苗過冬,冬季嚴禁放牧。
4.二齡以上的苜蓿地,每年春季萌生前,清理田間留茬,并進行耕地保摘,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種后,要松土追肥。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,灌區結合灌水追肥,入冬時要灌足冬水。
5.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~5厘米,但干旱和寒冷地區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應為7~8厘米,以保持根部養分和利于冬季積雪,對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。
6.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應在生長季結束前20~30天結束,過遲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莖部營養物質積累。
7. 種子田在開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,以提高結實率。
8.紫花苜蓿病蟲害較多,常見病蟲害有霜霉病、銹病、褐班病等,可用波爾多液,石流合劑,托布津等防治。蟲害有蚜蟲,浮塵子,盲蝽象,金龜子等??捎脴饭?,敵百蟲等藥防治。但以一經發現病蟲害露頭,即行刈割喂畜為宜。 新枝綠。
中耕
| 苜蓿播種當年苗期長勢較弱,中耕作業要以除草為主,應做到二鏟二趟或二鏟一趟。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進行一次中耕,以破除土壤板結。中耕一般與追肥作業結合進行。 |
施肥
| 施肥是提高苜蓿產量的重要措施。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、種肥和生長期追肥。底肥以農家肥為主,可加入肥效期較長的磷肥,農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畝3000公斤左右。種肥是在播種時施的肥,一般畝施40~60公斤過磷酸鈣做種肥。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、分枝期、現蕾期或是每次刈割后結合灌溉進行,追肥的方式有行間條施、撒施和葉面噴施等。 |
|
|
灌溉及排水
| 苜蓿是深根植物,根系很發達,能吸收深層土壤水分,所以苜蓿比較耐旱。同時,苜蓿又是一種需水較多的植物,對水分的需要高于禾本科牧草。苜蓿不耐水淹,不適于在低洼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長。在生長過程中遇澇會造成爛根而大量死亡,因此在多雨的季節應及時注意抗澇排水。 |
名 稱:貴陽怡安綠化有限公司【官網】
聯 系 人:余經理
電 話:0851-85517019
網 站:www.yatedianqi.com
地 址: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油榨街貴鋼花鳥市場12棟2號
紫花苜蓿 原名:紫苜蓿,又名:苜蓿,(拼音:mù xu ),拉丁文名:Medicago sativa 薔薇目、豆科、苜蓿屬多年生草本, 根粗壯,深入土層,根頸發達
莖直立、叢生以至平臥,四棱形,無毛或微被柔毛,枝葉茂盛
全國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狀態
生于田邊、路旁、曠野、草原、河岸及溝谷等地
歐亞大陸和世界各國廣泛種植為飼料與牧草
紫花苜蓿種子細小,幼芽細弱,頂土力差,整地必須精細,要求地面平整,土塊細碎,無雜草,墑情好
紫花苜蓿根系發達,入土深,對播種地要深翻,才能使根部充分發育
紫花苜蓿生長年限長,年刈割利用次數多,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亦多
據報道,紫花苜蓿每畝每年吸收的養分,氮為13.3千克,磷4.3千克,鉀16.7千克
氮和磷比小麥多1~2倍,鉀多3倍
用作播種紫花苜蓿的土地,要于上年前作收獲后,即進行淺耕滅茬,再深翻,冬春季節作好耙耱、鎮壓蓄水保墑工作
水澆地要灌足冬水,播種前,再行淺耕或耙耘整地,結合深翻或播種前淺耕,每畝施有機肥1500~2500千克,過磷酸鈣20~30千克為底肥
對土壤肥力低下的,播種時再施入硝酸銨等速效氮肥,促進幼苗生長
每次刈割后要進行追肥,每畝需過磷酸鈣10~20千克或磷二氨4~6千克
1.種子 播種前要曬種2~3天 2.接種 在從未種過苜蓿的土地播種 3.播種量 每畝播種子6.5~8公斤 4.播種期 因甘肅各地氣候不同,可分為三種情況 5.播種深度 視土壤墑情和質地而定 6.播種方法 紫花苜蓿常用播種方法有條播、撒播和穴播三 田間管理 1.播種后,出苗前,如遇雨土壤板結,要及時除板結層,以利出苗
2.苗期生長十分緩慢,易受雜草危害,要中耕除草1~2次
3.播種當年,在生長季結束前,刈割利用一次,植株高度達不到利用程度時,要留苗過冬,冬季嚴禁放牧
4.二齡以上的苜蓿地,每年春季萌生前,清理田間留茬,并進行耕地保摘,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種后,要松土追肥
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,灌區結合灌水追肥,入冬時要灌足冬水
5.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~5厘米,但干旱和寒冷地區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應為7~8厘米,以保持根部養分和利于冬季積雪,對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
6.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應在生長季結束前20~30天結束,過遲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莖部營養物質積累
7. 種子田在開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,以提高結實率
8.紫花苜蓿病蟲害較多,常見病蟲害有霜霉病、銹病、褐班病等,可用波爾多液,石流合劑,托布津等防治
蟲害有蚜蟲,浮塵子,盲蝽象,金龜子等
可用樂果,敵百蟲等藥防治
但以一經發現病蟲害露頭,即行刈割喂畜為宜
新枝綠
中耕 苜蓿播種當年苗期長勢較弱,中耕作業要以除草為主,應做到二鏟二趟或二鏟一趟
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進行一次中耕,以破除土壤板結
中耕一般與追肥作業結合進行
施肥 施肥是提高苜蓿產量的重要措施
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、種肥和生長期追肥
底肥以農家肥為主,可加入肥效期較長的磷肥,農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畝3000公斤左右
種肥是在播種時施的肥,一般畝施40~60公斤過磷酸鈣做種肥
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、分枝期、現蕾期或是每次刈割后結合灌溉進行,追肥的方式有行間條施、撒施和葉面噴施等
灌溉及排水 苜蓿是深根植物,根系很發達,能吸收深層土壤水分,所以苜蓿比較耐旱
同時,苜蓿又是一種需水較多的植物,對水分的需要高于禾本科牧草
苜蓿不耐水淹,不適于在低洼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長
在生長過程中遇澇會造成爛根而大量死亡,因此在多雨的季節應及時注意抗澇排水
一本在线无码视频